石雕是指使用各种雕刻、雕刻的石头,通过营造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、可触摸的艺术形象,反映社会生活,表现艺术家审美感、审美感情、审美理想的艺术。常用石材有花岗岩、大理石、青石、砾石等。石材质地坚硬、耐风化,是大型纪念雕刻的主要材料。
石雕历史非常漫长,石雕艺术的创作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。不同时期,石雕在类型和风格上有很大的变迁;需求、审美追求、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制约着石雕创作的发展和演变。
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先民,距今约1万年前就可以烧制陶器,距今78000年前才进入彩陶时代。相比之下,中国古代人类发明磨制石器的技术在旧石器晚期得到了活用。山顶洞人们的石质装饰品,是经过思考被凿出来的,这是中国古代雕刻史上的里程碑。商代时石器生产仍占重要地位,当时各种陶瓷制品风生水起,是罕见的备受瞩目的石雕作品。物也是当时人崇拜的神,所以石雕艺术家特别善于表现五颜六色的动物世界。
唐代石雕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最高峰,还是分为陵墓石雕和佛教石雕两种。唐代的佛教雕刻以石窟像为主,除此之外还保存有少数平原佛寺的彩色雕刻和小型佛像。唐代的造像以奉先寺的造像为首,雄伟壮观,圆润,强烈地表现了唐风的特征。另外,以敦煌的彩色造型为主体,精华众多,内容相当丰富,艺术水平高,是历代造像无法比拟的。
以上就是石雕艺术的早期历史渊源介绍,感谢阅读。
上一条: 石雕分布情况的简单介绍
下一条: 石雕艺术的历史表现